又名毛竹、茅竹、貓竹(戴凱之《竹譜》)、江南竹(《汝南圃史》、《植物名匯》)、孟宗竹(《浙江平陽》、日本),楠竹(四川、湖南、江西、廣西、湖北、貴州)。
地下莖為單軸型。主干高11—13米,粗8—11厘米,莖環平,籜壞突起,節間(不分枝的)為圓筒形,長30—40厘米,節下生有細毛和蠟粉?;X鞘厚革質,背面密生棕紫色小刺毛和斑點;籜葉窄長形,基部向上凹入;在每小枝著生2—8片葉,葉片窄披針形,寬5—14厘米,次脈3—5對,小橫脈顯著?;ㄖ紊?,不具葉,小穗叢生如穗狀花序,長5—10厘米,外被有覆瓦狀的佛焰苞;小穗含二朵花,一朵可發育成熟,一朵退化。稈散生,高大,圓筒形,稈中空,有許多節,節間有環。葉披 針形,葉鞘上部略被細毛。分布于我國長江流域各地山區酸性土上。稈組織致密,堅韌,富有彈性,是制造家具、紙張、竹器、腳手架等的材料。嫩芽通稱“筍”,味鮮美,供食用。
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,單軸散生型。高大,稈環不隆起,葉披針形,筍籜有毛。喜溫暖濕潤氣候,在深厚肥沃、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長良好,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?,F有面積12.5萬畝,蓄積4600多萬根,廣泛分布于400~800米的丘陵、低山山麓地帶,以長寧、江安、興文等縣最為集中,著名的蜀南竹海楠竹面積達6萬余畝。全區年產楠竹150多萬根。材質堅韌,富彈性,大量用于建筑、農用、家具制作和生活用品等。鞭、根、蔸、枝、籜等具有極高的工藝加工價值,竹筍味道鮮美,制作的“玉蘭片”是極好的饋贈佳品。
常綠喬木狀竹類植物,稈大型,高可達20米以上,粗達18厘米。稈籜厚革質,密被糙毛和深褐色斑點和斑塊,籜耳和繸毛發達,籜舌發達,籜片三角形,披針形,外翻。
春日出筍期,采挖春筍,鮮筍質嫩、脆、味鮮美。筍經烹飪加工,可做出許多美味佳肴。竹稈是重要木材植物。
在四川境內有一種堪稱奇特的植物-----毛竹。它的生長過程可謂自然界一大奇觀。該竹在種植期前5年絲毫不長,到了第6年雨季到來的時候,它竟以每天6英尺的速度向上急竄15天左右,最后大約可以長到90英尺高,并成為竹林中的身高冠軍。而且更為奇特的是在它生長的那段日子里,處在它周圍方圓10多米內的其它植物便停止了生長,等到它的生長期結束后,這些植物才又獲得了生長的權力。在好事者“尋根問緣”的過程中這一奇觀的謎底被揭開。原來它前5年不是沒有長,甚至沒有少長,只不過是以一種不易被人們發覺的方式在生長------向地下生根。經過5年的地下工作,一株還未向上發芽的雛竹的根系竟然向周圍發展了十多米,向地下深扎了近5米,真可謂“博大精深”。這樣的生長方式不僅為它5年后長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,同時還悄悄地“侵占”了周圍其它植物的根系發展空間,使它們無法獲得生長所必須的水份及養料,所以在第6年雨季到來的時候它能夠幾乎以資源壟斷的方式獨自急長,而此時周圍的其它的植物只能望天興嘆,眼巴巴的看著它生長。